“2+26”城市PM2.5改善目标难言乐观 仅邯郸等6城下降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从结果来看,并不理想。
其中,除了长三角地区出现PM2.5平均浓度与重污染天数双降外,2018年10月~2019年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均同比增加。
而在汾渭平原11城市中,也仅有吕梁、西安、运城完成了PM2.5平均浓度改善目标。
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多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样出现了较明显的不降反升现象,除了气象因素影响外,大气治理难度有所加大,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
多数城市未完成空气改善目标
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多个区域性行动方案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向重点区域相关省份和城市人民政府发送了《关于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函》(以下简称《通报》)。
《通报》指出,2018年10月~2019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82μg/立方米,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数为624天,同比增加36.8%;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55μg/立方米,同比下降8.3%,重污染天数为155天,同比减少46.2%;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μg/立方米,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数为250天,同比增加42.9%。
从各重点区域看,“2+26”城市中邯郸、沧州、济宁和北京等4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PM2.5浓度改善目标;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其中邯郸、沧州和济宁降幅最大,同比分别下降5.9%、3.9%和2.9%;长治和唐山2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20个城市同比不降反升,升幅最大的3个城市依次为濮阳、开封和廊坊,同比分别上升20.5%、18.1%和15.5%。
济宁、衡水、北京和沧州等4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重污染天数减少目标,同比分别减少6天、2天、2天和1天;24个城市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3个城市为濮阳、聊城和郑州,同比分别增加18天、14天和12天。
同时,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吕梁、西安和运城等3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PM2.5浓度改善目标。11个城市均未完成《攻坚方案》重污染天数下降目标,其中增幅最大的4个城市为洛阳、咸阳、渭南和西安,同比分别增加18天、16天、8天、8天。
相对而言,长三角的情况稍好,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中31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PM2.5浓度改善目标,32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6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重污染天数下降目标,28个城市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市场操作建议,“钢谷网”对使用该内容取代客户自身决策与判断导致的后果不负有责任。本文来源于钢谷网,版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