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环境监管趋严,是钢铁行业走出利润低谷的助力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15%,利润水平长期偏低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于勇表示:钢铁行业能够一转颓势,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禁新增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等政策措施强有力的落实;另一方面,是全行业进一步适应市场、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结果。实践证明,环保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越是在环境保护上和转型升级上做得好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上就越能占据主动。
生态环境保护对钢铁行业整合升级带来什么影响?
推动钢铁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重新进行思考、定位,主动采取措施。
中国环境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15%,利润水平长期偏低的局面得到了扭转,这个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于勇: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是稳中向好的。全国粗钢产量4.51 亿吨,同比增长6%;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7 万亿元,同比增长15.33%;实现利税2144.93 亿元,同比增长103.77% ;实现利润总额1392.73 亿元,同比增长151.15% 。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基本达到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水平,扭转了前几年的困难局面。
钢铁行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禁新增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等政策措施强有力的落实;另一方面,是全行业进一步适应市场、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结果。
中国环境报: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如何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
于勇: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产业之一。同时,发展的高速度也的确积累了许多问题,比如,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产业区域布局和环境容量之间存在矛盾等。
不同的发展时期赋予了企业不同的发展认识、理念和发展模式,过去一些企业的粗放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而选择的发展路径。其带来的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其实是中国钢铁工业从高速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历的“痛点”,可以说是“成长的烦恼”,我们应该更加理性、辩证地去认识和理解。消除“成长的烦恼”,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来,钢铁行业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绿色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钢铁行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16 年以来,我国已化解过剩产能超过1.2 亿吨,取缔了1.4 亿吨“地条钢”产能,2018 年将再化解过剩产能3000 万吨,为优质产能有效发挥创造了条件。同时,环境标准日益提高,环境执法愈发严格,对环保水平不够先进的企业生产带来影响,限产停产等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供给,缓解了供需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从“三去一降一补”到“破、立、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对钢铁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广大钢铁企业以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为中心,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发展、从立足国内转向全球布局、从节能减排转向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和行动。在全行业的不懈努力下,钢铁企业逐步走出几年前的“阴霾”,实现了经营业绩稳定增长,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发展态势根本性好转。
保持经济效益增长,是钢铁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提高环保水平,实现超低排放,是钢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要切实摆正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努力实现效益持续好转,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中央环保督察、强化督查等环境执法行动的持续开展,对钢铁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是否推动了钢铁行业的整合升级?
于勇: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执法行动的持续开展,对违法企业必将产生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这也是倒逼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必将对钢铁企业形成“倒逼”的力量,推动钢铁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重新进行思考、定位,主动采取措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产能置换、联合重组、技术创新、进军新产业、构筑新业态等,不断适应严格的环境标准,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钢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就是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不相适应、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总体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不足等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是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增强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补齐环保短板。多年以来,钢铁行业强化社会责任落实,持续开展环保攻坚,环保指标不断改善。2018 年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外排废水量同比下降4.14%,外排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73% 、烟尘同比下降8.55% 、工业粉尘同比下降12.38%;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5.71% ,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76% ,吨钢颗粒物排放同比下降16.18%。
为进一步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按期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钢铁行业还将继续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环保升级改造,部分钢铁产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将进行布局调整。
实践证明,环保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越是在环境保护上和转型升级上做得好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上就越能占据主动。
真正实现钢铁企业绿色发展,下一步还应有哪些作为?
通过持续产能总量控制、区域布局调整等措施来解决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
中国环境报:在以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于勇: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美好未来,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虽然钢铁行业近年来在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影响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比如,区域布局问题,产能总量控制问题。由于区域内集中了太多的重化工企业,即使局部企业达到较高的环保排放标准,区域环境由于容量限制,可能也会出现空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这些问题十分现实,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绕过去,这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否则,我们的发展就谈不上高质量。我们所说的高质量,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好,更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深刻思考,直面挑战,主动作为,按照环保超低排放标准要求,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加大管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全面达标。
中国环境报:要真正实现钢铁企业绿色发展,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于勇: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自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审视环保与生产、环保与效益、环保与生存的关系,准确定位钢铁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角色,坚决落实环保责任,主动破解深层次问题,在推动国家战略发展中展现担当。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一是要通过持续产能总量控制、区域布局调整等措施来解决环境容量不足、环境质量不平衡等问题。要严格总量控制,不断巩固去产能成果,落实产能减量置换标准,推进减量调整和工艺装备升级,严禁新增产能,落实碳减排承诺。特别是在城市密集区域,要率先作为,率先突破,打造生态示范区域,实现钢铁发展与城市发展共享共融。
二是主动加压,坚持环境控制标准,让环境标准成为钢铁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和准入证,在钢铁行业真正形成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就自行退出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大环保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推进CSCR 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大力实施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改造,确保能耗全面符合国家限额标准,排放指标按期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全面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继续组织开展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打破技术瓶颈,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打造绿色产业链,增加更高强度、更好性能、更长寿命的高效绿色钢材产品的供给,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挖掘钢铁产业链条上“全要素”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是树立“ 跨界思维”,推动钢铁行业环境保护新跨越。钢铁行业不仅要在本行业树立环保标杆,鼓励行业内环保对标,同时,更要敢于树立“跨界思维”,对标学习其他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博采众长,加快实现超低排放,不断树立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形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钢铁行业已经拥有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基础,我们对实现超低排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更高要求充满信心。未来,致力于绿色发展的钢铁工业,必将在融入人民美好生活、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上彰显新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钢谷网029-836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