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限产启动后,部分钢企仍在观望中生产
11月15日起,“2+26”城市采暖季限产已经正式开始,钢铁企业迎来首次冬季环保限产。
作为《环境保护法》的配套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实施已经两年多,但仍无法遏制“有的企业停产整治走过场,今天停产明天复产”,以及限产、停产措施的违法反弹率远远高于其他处罚措施等问题。不过随着环保部规定了停产整治的期限要求,其中对无证排污、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污、因超标排放被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和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数据多次超标的情形规定停产整治的期限为三个月,因此上述情况已经开始出现较大改善。
从中钢协了解到,目前全国钢铁行业高炉开工率已经大幅下降。上周末全国百家中小企业高炉开工率为73.4%,较取暖限产前一周下降了7.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王国清表示,目前唐山、天津、石家庄、邯郸、河南安阳等重点环保督查区域执行力度较大,大多数钢厂均按照政策要求减产50%左右。不过,部分地区的有些钢企仍在观望,限产约在10-20%。
对于这一情况,从环保部门了解到这与地区限产的刚性程度不同有关。唐山、邯郸、石家庄和安阳这四个城市是此次督查重点的限产地区,明确要求限产50%。至于其他地区,将根据排放的情况和大气质量情况自己决定限产的力度。
不过,王国清说,一些前期临时检修或有供暖任务的钢企高炉出现了复产现象。“之前市场对于采暖季限产的预期较强,但是由于目前吨钢利润仍相当可观,如果限产实施,企业效益损失巨大。因此目前的执行水平是弱于之前预期的,这对期货市场信心形成一定的打击。”王国清补充道。
从多地环保部门了解到,目前各地将雾霾防治放在首位,如果污染物扩散条件不佳,限产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注意到,此次环保限产不是短暂的运动式限产督查,而是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京津冀区域环境容量难以支撑目前该区域内的钢铁产能,只要雾霾一天不走,限产政策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甚至还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引导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能退出,直至环境质量好转。”
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此次冬季环保限产是第一次实施。特点是决心大、督查严格、措施合理周密。各级政府和企业都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钢谷网029-836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