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造船业或受汇率风险影响
2017年年底将至。尽管一些迹象表现出造船业正在走出低谷,但今年国内造船企业的盈利形势依然扑朔迷离。
蹒跚复苏的背后,原因之一或与今年船板价格上涨有关,据统计,截止今年8月船板价格已累计上涨6%左右;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连续涨幅也或从另一方面影响了以出口船为主的国内造船业的合同收入。当然,由此也延伸出了中国造船业应如何应对汇率风险的问题。
回顾2016年的日本造船业,如果没有年底的汇率优势,恐怕很难在利润上翻盘。综合来看,多方因素导致的汇率起伏或是导致去年日本造船业利润经历“过山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年中,受英国“脱欧”影响,日元汇率直线飙升至1:100(美元兑日元汇率),这一变化将大多数以1:110汇率为盈利边际的日本造船业拉入险境。直到年末,受益于美国大选、美联储加息影响日元大幅贬值至1:116,这才使得日本造船业上演了绝处逢生。
反观国内造船业,近些年汇率变化也时刻在影响着造船企业利润。通过一组数据便可以说明该问题的严重性。几年前国内某研究机构曾针对当时船舶行业生产水平及规模进行过估算。结果显示,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的情况下,实际船舶的结算价将降低6%~7%。鉴于现下造船行业本身利润空间本就不大的现状,若不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利润将大为缩水甚至消失。
一位业内人士曾在采访中向记者谈到,如果再不重视因人民币升值而产生的风险,那么对于造船企业而言不仅现有的手持订单会变成“烫手山芋”,与此同时不少国内造船企业也会因为缺乏价格优势进而更难承接订单。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一观点背后是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造船业的两面性影响。一方面,最为直观的是人民币升值将给一些从事出口船制造的企业带来汇兑损失。众所周知,船舶订单多为以美元计价的远期合同,货款回收期至少需要一至两年。因此,造船业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与接单时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签订合同时升值 1%,那么船厂结算时就会损失销售收入的 1%。鉴于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攀升3.7%,相信一些国内造船企业已经感受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迫感’。”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短期来看有利于降低造船企业海外采购成本,但长期却对上游船舶配套业不利。与日韩造船业不同,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出口船舶,50%左右的配套产品从国外进口,进口配套设备成本占整船造价比例为 20%~30%。当前,中国船舶工业正处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人民币升值不免要削弱船舶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大量船配订单可能会流向韩国、日本等竞争对手,进而影响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钢谷网029-8362393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