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煤炭进口变量尤多
今年一季度,中国煤炭进口7462.8万吨,同比下降1.8%。中国煤炭进口在2018年达到2.81亿吨的近年峰值后,今年会呈现怎样的走势?对此,日前在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指导、中国煤炭市场网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于上海举办的2019中国煤炭市场年会暨全球海运煤炭市场峰会上,与会的国内外嘉宾进行了分析预测。
中国因素主导全球走势
中国是煤炭产业大国,2018年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分别为36.8亿吨和39亿吨。2018年,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地位。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煤炭进口2.81亿吨,同比增加1050万吨,同比增长3.9%,进口金额246亿美元;煤炭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煤炭净进口2.76亿吨,煤炭进口量为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从进口来源国看,中国煤炭进口国主要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蒙古国、俄罗斯和菲律宾,源自上述5国的进口煤炭合计达2.74亿吨,占总进口量的97.5%。
世界煤炭资源和产销格局具有不平衡和不对称性。中国煤炭进出口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赵建国表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等6国的煤炭储量超过全球储量的70%。其中,产煤大国中国、印度同为需求大国,煤炭进口需求较大,美国、俄罗斯、南非的出口属性更强。全球的煤炭消费集中在亚洲,中国的消费占比达50%。
中国的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市。“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的煤炭经铁路运输至北方沿海港口,再经水路运达南方消费地区的物流费用会接近甚至超过煤价本身。而印尼、澳大利亚的煤炭经海运抵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费用则较为低廉。”赵建国指出,由于运费低廉且煤质较好,部分沿海电厂六七成的电煤都依靠进口。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日前发布预测,2018年,在14亿吨左右的全球煤炭贸易量中,中国占比约20%。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中国的消费和需求主导着全球煤炭市场走势。中国的煤炭进口在2015年达2亿吨,2016年~2018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鉴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主要煤炭出口国均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煤炭贸易往来。
“数字设备、电动汽车、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都会更多地应用电力。伴随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不仅仅是中国,全球的煤炭需求都会持续增长。”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参赞温泽涛认为,电力消费增速加快对主要用于发电消耗的进口煤需求给予了支撑,煤炭将持续是中国能源组合中的重要部分。
在澳中自贸协定的推动下,两国经贸往来更趋紧密。温泽涛表示,澳大利亚的煤炭品类多,杂质含量低,澳方希望在去年两国煤炭贸易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国的贸易合作,携手提升清洁煤的使用,共同应对环境污染挑战。
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
对于全年煤炭进口走势,与会的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中国煤炭进口将平稳运行,但影响市场的内外部变量增多,后期需密切关注。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将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下降。
从国内市场看,经济增长承压、新能源替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会增加煤炭进口的不确定性。
在宏观层面,在中国经济发展承压的同时,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偏弱,中国经济发展缺乏全球经济的支撑。
“进口煤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新能源的替代作用逐渐增强,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赵建国指出,因水电、核电的替代作用,煤电需求有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的趋势,沿海煤电需求没有明显增量会拉低对进口煤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也在发挥作用。宝钢股份原料采购中心的秦晓黑介绍说,宝钢每年都使用进口煤,近年来的使用量在400万吨以上。但在国内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产能的控制会制约煤炭需求。
从外部因素分析,主要出口国限产和运费波动也将影响市场走势。印尼煤矿采掘协会执行主席亨德拉·西纳迪尔表示,煤炭是印度尼西亚出口贡献最大的产品,同时也是印尼国内能源的主要来源。为确保印尼煤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优先保障国内的能源需求,印尼政府在控制煤炭产量的同时也会进一步调整出口量。
此外,自去年以来,国际海运费整体处于快速走升的态势,并在今年年初达到历史高位。海运费的提升会降低进口煤的性价比,从而降低市场采购的积极性。且蒙华铁路将于10月通车,其运输能力的逐步释放会增加蒙古国的煤炭进口占比,进而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供应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钢谷网029-836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