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减税降费直击痛点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发布时间:2019-03-20 11:24:29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编辑: zhaopengjie
内容简介:减税降费直击痛点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宣布,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

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大规模、高强度减税降费,能够有力降低成本、优化税制环境、促进消费。而有针对性地对制造业以及小微企业采取普惠性减税措施,有助于释放企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进而对稳就业以及稳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减税降费政策全面铺开的同时,中央多管齐下,在发债、开源、节流等方面也作出通盘部署,保障财政收支平衡。

本轮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可期

“本轮普惠性减税降费最实质的影响体现在降成本、优化税制环境以及促进消费三个方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通过减税降费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实实在在为小微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减轻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对整个营商环境、税收环境的优化效果也会非常明显。此外,还将带来终端消费品价格或服务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本轮减税降费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转型升级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近年来,许多行业特别是制造业方面的国际竞争与以前相比更加激烈。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的回归,比如美国、德国最近都出台了新的促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计划;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学习我国过去的成功经验,比如越南就建设了许多产业园区,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全方位竞争前所未有。面对这些挑战,亟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但创新驱动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度降成本来保持我国制造业等行业的传统成本优势。

近年来,中央在实体经济降成本方面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交易成本,降低物流、能源、土地、原材料等成本。

“在这些成本已经较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进一步降成本最大的潜力空间还是在减税降费上,这也是企业的普遍心声。”许召元认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一系列普惠性减税降费的政策部署,体现了普惠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深化增值税改革中将制造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等,突出降低制造业税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重点支持。税率降低同时配合严格监管,还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更好地实现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

此外,许召元表示,人工成本上升也是企业近年来感受很深的痛点,降低社保费率对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国际竞争力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为稳就业起到关键性作用

除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减税降费措施之外,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推出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包括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增值税起征点等。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许召元认为,本轮减税降费,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创新和创业。小微企业是我国新增就业的主体,很多创新企业和新兴业态都是小微企业。年初以及本轮普惠性降低所得税的政策,有利于减少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就业。

此外,小微企业获取融资、获取贷款的能力相对较弱,其转型升级、创新大多源于自有资金。减税降费还可以减轻企业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使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许召元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整个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就业压力相对较轻,所以稳就业的核心实际上是稳定企业发展。通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放水养鱼,让企业渡过难关,顺利经营和转型升级,就可以保持就业稳定。

冯俏彬表示,由于调整后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将从中受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就业的主要承载体,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稳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拉动效应。

“核心是要释放企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只要这些基础层面的东西稳住了,对于拉动就业肯定是功莫大焉。”冯俏彬表示。

开源节流力促财政收支平衡

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情况下,财政收支压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冯俏彬表示,2016—2018年,每年减税降费规模大概都是1万亿元,但是并未明确表示采取何种措施对冲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但这一次则是多管齐下,在发债、开源、节流等方面作出了通盘部署。

例如,在发债方面,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它释放出来的赤字金额是2.76万亿元,其中9300亿元归地方政府;此外,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净增加8000亿元。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提高了10.9%,这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力。

在开源方面,拟提高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财政红利比例。另外,通过盘活长期沉淀资金,也能够缓解部分支出压力。

在节流方面,主要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较为明确的削减比例。另外管理上全面实施绩效预算,做到花钱要有效,钱要花在刀刃上,尽可能“挤出”资金。

许召元补充道,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应当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财政减支的重点一是行政性经费,二是低效率的投资性支出,特别是要把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转向补短板上,通过结构调整,在投资项目上有保有压,不搞大水漫灌,把政府支出用于核心环节。

目前各部门、各领域专项支出规模较大,但是存在一些部门重叠问题,许召元建议,要进一步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专项资金,通过加强专项支出管理,协调各部门的资金使用,从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为减支腾挪空间。

“以往减税降费在实施过程中到了地方层面或多或少变为变相多收税,加强征管多缴费,但此次减税降费的同时多管齐下,在各个方面都做了系统安排,保障财政收支平衡。这是本轮减税降费的最大特点之一。”冯俏彬表示,基于此,对本轮减税降费充满信心并且乐见其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钢谷网029-836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