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疯涨背后 中国经济前途的一场豪赌
对于期货市场的多头来说,他们这种疯狂的炒作行为无异于是赌博。而对已经别无选择的中国政府来说,动用政府和家庭的杠杆来为“供给侧改革”争取时间,又何尝不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中国经济加速换挡,凤凰涅槃;赌输了,可能就自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
螺纹钢等黑色商品的狂飙突进着实令人震惊。
昨日,期货市场再度全面爆发,所有板块全线大涨,上演涨停潮。黑色板块延续近期的强劲势头,在螺纹、铁矿领衔下,再次全线暴涨。螺纹、沥青、焦煤、焦炭、铁矿、热卷、甲醇、棉花等品种主力合约封涨停。
黑色系有多疯狂?螺纹钢期货价格已连续第四天上涨,涨幅高达7.5%,至2787元/吨。该品种本周已上涨了19%,今年累计涨幅达54%。其他黑色系商品涨幅也相当骇人,铁矿石均大涨53%,焦炭涨48%,焦煤涨19%。
成交量上来看,仅仅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RB1610,昨日成交金额就高达6056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超过沪深两市总成交额5421亿元。而中国一年生产12亿吨的钢材,其中2亿吨左右的螺纹钢,一年产量都比不上今天一天,这一个合约的交易量!
有人戏称,韭菜们又开始排队进入期货交易所。下面这张著名的“一把梭图”又有了新的版本……
不过,当我们看到下面这则新闻,就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玩笑,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期货市场的火爆正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期期货开户者激增。昨日,有投资者反应,期货开户特别卡,排队视频验证时间久。“昨天期货开户人数暴增,再加上系统比较卡,所以会导致期货开户的耗时更长。”上海一位期货人士告诉记者,期货开户系统容量本身也小,客户多,视频见证的时候效果就会差。
一场豪赌
说到这里,很多人心里已经开始打转了:螺纹钢等黑色系缘何如此疯狂?这种上涨可以持续吗?其实,黑色系上涨的原因很简单——房地产和基建。黑色系商品主要的需求当然就是造房子,修路。
这轮黑色系的暴涨,本质上就是政府不得不动用房地产为经济托底之后,市场过量资金追逐“稳增长概念”的表现而已。
复星固收首席投资官韩同利上周在接受华尔街见闻采访时就曾下过论断,此轮商品暴涨只是炒概念而已。其实中国房地产起来是在去库存,并不是有增量。但市场依然是根据原来的线性思维,大家认为中国房子卖得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就会起来,中国就又会回到靠投资拉动的老路上。大家就去追逐这个概念。
对于期货市场的多头来说,他们这种疯狂的炒作行为无异于是赌博。而对已经别无选择的中国政府来说,动用政府和家庭的杠杆来为“供给侧改革”争取时间,有何尝不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中国经济加速换挡,凤凰涅槃;赌输了,可能就自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非常清晰地描述了政府的困境:
2015年下半年可以说是内外压力同时施加的压力太大,股市作为金融改革创新引导社会融资渠道的改革的一部分,出现了大崩盘,人民币不管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也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资本流出压力巨大,各种互联网创新,各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摸着石头创新的虚假暴露,风险开始集聚,叠加原本更加低沉的常态经济支柱,整个经济的困境已经是给予高层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经济下滑严重,前期转型效果不好,金融市场改革失败,前期左倾的改革转型走的不顺畅,因此不得已要重新启动保增长缓和阶段性矛盾,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右倾保守路线,因此就要既坚持改革转型(三去:去落后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又要通过政府和个人加杠杆稳定总需求。
不过正如韩同利所说,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对经济来讲是一剂慢性毒药,会使经济体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房价和房租的上涨,实际上和加税是一个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资料。香港就是有这个问题,香港为什么是全球税率最低的地区,因为它没法加税。高房价已经相当于收了很高的税,如果再加税公司就都跑了。
而且在房地产的带动下,2016年3月粗钢产量7065万吨,创单月粗钢产量历史新高,日均粗钢产量227.9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3月钢材产量9923万吨,创单月钢材产量历史新高。
如今,黑色系商品价格在这么疯涨下去,只会驱动企业不断增加产能。我们心心念念的“去产能”“去杠杆”的前景会是怎样呢?
细思极恐
值得指出的是,与期货疯狂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市的连续下跌——沪指已经连出5道阴线。这种“股市跌、期货涨”的现象在安信证券徐彪看来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同样是赌经济复苏周期品上涨,历史低位的有色煤炭钢铁股票价格难道不比有色煤炭钢铁的期货价格更安全么?为何游资们宁可选择期货市场?放着风险收益比更好的股票不做(收益无限亏损有限,毕竟周期股股价还在08年的低位附近徘徊),跑去人生地不熟的期货市场上搏命,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选择?
《三体》说宇宙就是一个黑暗丛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套用刘慈欣大神的黑暗思路,股市由大鱼小鱼和虾米共同构成生态链,大鱼们制造热点,小鱼们基于分析跟随热点,虾米们看图冲进来推波助澜。大鱼日渐稀少之后,没有出现欣欣向荣和谐共赢的一幕,反而导致情况恶化—这个系统对刺激和变化不再敏感。
需求在复苏,盈利在改善,指数碎步上行,市场却缺乏热点。打一圈电话了解情况,很多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私募)在干什么呢?在担忧通胀是否抬头,在担忧转型能否成功,在担忧经济复苏能否持续,悲观成为主基调,汗。要放在过去,早卷袖子开干了。
中国还是那个中国,经济还是那个经济。相信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复苏的人去了期货市场掘金,不相信的人留在了股票市场吐槽。
责任编辑:陈启云 029-836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