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首钢服务公司拓宽渠道安置转岗职工纪实

发布时间:2016-02-25 14:38:49来源:布谷资讯编辑: yangtao
内容简介:想转型又怕转型,这是转岗职工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不少职工对是否调入园区服务公司犹豫不决。针对此情况,园区服务公司推出体验式过渡模式,让转岗职工到园区新岗位过渡。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职工思想逐步对新岗位有了认同感,直至消除抵触心理,自觉自愿加入。

一位身穿蓝色制服的小伙儿,笔杆条直地站在首钢园区西十筒仓核心区大门口,制服里那件雪白的衬衫配上红底白纹的领带,显得格外亮丽,衬托得整个人都英姿飒爽。他就是西十筒仓秩序维护组队长、38岁的李红继。

“我从铁区管理处过来,劳动关系虽然还在原单位,但我已经把这儿当成了自己二次创业的新岗位,干得很带劲儿。”李红继说着开心地笑了,“北京市领导来西十筒仓视察、首钢总公司领导来调研……一次次接待,就是一次次实战练兵。秩序维护队员是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

从顾虑重重到自愿加入,从本领恐慌到有一技之长,转岗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正悄然发生转变。而这一转变正是首钢园区服务公司这两年多的发展和一心为职工谋出路的做法,让转岗职工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

“用什么吸引职工转型,这是园区服务公司一直探索的问题。既要安置更多的转岗职工进园区,又不能让职工来了无事可做。”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戴利说,“园区服务公司成立两年多来,陆续从首钢26个单位接收正式职工累计达到1094人,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让这些转岗职工先后走上设备设施维保、空调电梯安装维护、空调风管制作、物业、餐饮服务等新岗位。”

体验过渡岗前培训助我走上新岗位

像李红继这样,关系在原单位、人在园区工作的不在少数,这是园区服务公司为职工转型量身定制的新举措———体验式过渡模式。

想转型又怕转型,这是转岗职工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不少职工对是否调入园区服务公司犹豫不决。针对此情况,园区服务公司推出体验式过渡模式,让转岗职工到园区新岗位过渡。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职工思想逐步对新岗位有了认同感,直至消除抵触心理,自觉自愿加入。

风管生产线是投资小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园区服务公司把这个最好的岗位留给转岗职工。轧区管理处36名职工提前介入,在设备安装到位前两个月,就被安排到天津厂家学习。设备投产后,职工对风管生产前景充满信心,同意成建制调入园区服务公司,从事风管生产。这一模式推行后,受到转岗职工的普遍欢迎。截至2015年底,已有178名转岗职工通过此方式被安排到首钢工学院、西十筒仓、篮球中心、南官园从事秩序维护、保洁等服务性岗位和巡山护林工作。

“我能走上新岗位,多亏了岗前培训,否则,我这个司泵工如何转型呀!”走上维保岗位不到半年的刘剑感触颇深。

今年39岁的刘剑,原是高速线材厂油库司泵工。爱人支援迁钢公司去了河北工作,她选择留守,为的是能照顾一家老小。2014年,首钢轧区、铁区等管理处针对园区所需岗位开展了电工、中控专业的技能培训。刘剑参加了电工的培训,考试合格拿到了电工低压本。2015年6月,她顺利调入园区服务公司从事维保工作。

“进园区后没让我干电工,而是干维保,刚开始我还真有点儿不情愿。总觉着没面子,可现在我想明白了,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没什么丢面子的。我在这儿得好好干,不能让别人小瞧咱。”自从走上新岗位,刘剑更有自信了。

2015年下半年以来,园区服务公司把提高劳动效率作为推动职工转型的一个突破口,推出了正式工替换外用工上岗新举措,先后有123名外用工被清退,这也意味着123名正式工上岗维保工作。

两年来,园区服务公司为了吸纳更多的职工转型,还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先后针对中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不同层面的干部职工进行培训,总计开设培训班27个,培训人数达到1845人次。园区服务公司还成立了王文华焊工大师工作室,140多名职工通过考试取得岗位操作证书。

转观念闯市场夹缝也能求生存

首钢工学院暖通项目635万元,长钢公司营销大楼空调安装项目180万元,中海房地产160余万元,迁钢公司倒班宿舍空调项目260万元,来广营空调项目300万元……看着眼前已经拿到手的近千万元风管加工合同和有望签约的600万元合同,园区服务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经理梁森的心可谓是五味杂陈。

“这一张张订单合同,是园区领导和机电安装事业部干部职工努力的结晶。我们曾因没活儿创不出效益,连续3个月被扣绩效工资。”梁森回忆起那段被“刺痛”的日子。

早期,机电安装事业部与格力公司合作,主要从事中央空调的销售、安装与维护工作。在北京市一中院中央空调安装施工中,机电安装事业部承担的只是安装业务,虽然职工的体力消耗大,但利润极低,其中利润的相当一部分还让外加工风管的合作方赚走了。

转观念!在现场负责施工的王志国、李璟华等人发现,风管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利润也较高。他们认为依靠多年积累的钢铁生产经验,从这里寻找一个既能安置职工就业,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突破点,应该是不错的选择。2015年1月份,园区服务公司新购买的先进风管生产线终于安装就位,很快就投入生产。加工制作出的600多件异形风管合格率达到100%,全部安装到西十筒仓。风管生产线带活了整个机电安装事业部,空调销售、安装、维护、风管制作一条龙,使170多名转岗职工受益。

正当大家满心欢喜的时候,两个月后,西十筒仓风管工程结束,后续工程未能如预想的那样展开,热闹了仅仅几个月的生产车间顿时沉寂了,职工的心情跌到了低谷。从2015年4月份到10月份,由于没有像样的工程,职工们也只能干一些零敲碎打的活儿。尽管这一时期机电安装事业部也有过闯市场的念头,但由于过去长期养成的等、靠思想,严重束缚了干部职工的手脚。思想上的沉重包袱,使公司内外对当初风管生产线上马产生了质疑,职工也对前途产生了迷茫。

“没有活儿就意味着没效益,没效益就没钱发工资。”2015年10月初,园区服务公司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机电安装事业部的现状,决定从内部入手,进行一场自内而外的新的变革———实施经营目标考核制度。

闯市场!机电安装事业部一班人自我加压,赵换庭、尹朝东、张君洪3位年轻人被领导推到前台。当他们得知长钢公司营销大楼改造要安装中央空调的信息后,尹朝东、张君洪立即乘火车去长钢公司洽谈,800多公里的路程一天打了个来回。长钢公司营销大楼原设计没有空调,且已装修完毕。现在要加装10套中央空调,合同金额180万元,业主的要求是不能破坏装修,这让不少施工队伍望而却步。机电安装事业部想方设法按客户要求做出4套方案供其选择,并最终与对方签下合同。

首钢工学院暖通空调工程总造价650万元,从4家参与竞标的单位手中拿下这个项目,对机电安装事业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为得到业主认可,赵换庭等人靠业绩说话,带着业主单位和北京监理公司去了西十筒仓、二通一中院项目、园区管理部等7万平方米的空调安装现场考察。同时,他们摸清了其他3个公司的情况,最终拿下了首钢工学院的项目。

“从在首钢内部等活儿干,到走出去按照市场化运作创效益,机电安装事业部干部职工的这一转变全凭指标考核这一招儿。”戴利举着那份经营目标考核制度对笔者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他们干不好就要考核,反过来,他们干好了就奖励。这样大家都心服口服!”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