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十三五"圈定中高速增长 创新和绿色成双驱动力

发布时间:2015-11-10 15:39:19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编辑:
内容简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与9月持平。景气指数低位平稳,但依然低于荣枯线,实体经济仍然较疲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与9月持平。景气指数低位平稳,但依然低于荣枯线,实体经济仍然较疲弱。

 

  在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下,11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以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尤其习近平在就《建议》其中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时表示,考虑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这在业界看来,明确6.5%是政策底线将打破中国经济失速的预期,亦确定了稳增长政策区间。受访经济专家称,未来5年要达到年均经济增速在6.5%以上,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其中,此次增加绿色指标在GDP的权重,就是要建成新的考核导向,引导政府、企业与居民等各个方面朝着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

 

  锁定中高速增长

 

  对比“十二五”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未来5年经济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个增速目标的制定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完成“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需要;二是考虑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实际,同时也考虑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三是考虑“十三五”期间,中国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化与出口压力加大;国内此前若干年积累的矛盾与问题有待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同时还面临人口红利消失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挑战。

 

  “‘十二五’较之‘十三五’具备人口红利与城市化快速发展两个重要因素,但这‘十三五’期间,虽然城市化也会继续发展,但速度不及‘十二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刘霞辉也对记者分析称。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与此前的政策基调一致,‘十三五’规划将继续出台促进就业、提高工资增速、扩大社保覆盖范围、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从而继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降低行业准入、放开竞争性领域服务价格将有助于吸引相关领域的私人部门投资。”她预计未来几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继续上升至50%以上。

 

  “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1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6.9%的增速,一直处于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没有改变,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具备条件的。

 

  倚重创新促改革

 

  尽管6.5%以上的增速预期比之前都有所放低,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依然处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要求经济保持增长动能,另一方面主动减速也释放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需求。

 

  对此,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此次《建议》中亮点都与改革创新有关,例如: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都是改革举措;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空间治理体系,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等都是创新举措。这显示了靠改革释放红利以促经济增长,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的意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称,面对外部环境不佳、生育率走低、老龄化等问题,急需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来释放需求、刺激经济自身发展动力。

 

  而此次出台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已经指明了大致路径。首先,“创新”被放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不仅局限于科技创新,更重要是制度创新。这是随后具体提出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基础。再者,公报强调了就业优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相辅相成。

 

  多数受访专家称,未来还需靠改革释放红利以促经济增长。针对提出6.5%经济增速的考量,任泽平指出,中国经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

 

  不过,也有专家人士称,改革释放红利是长期效果,长期有利于经济发展,但短期效果或有限。

 

  GDP中绿色指标权重增加

 

  与创新相比,绿色发展首次写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则意味着把绿色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高层强调,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

 

  《建议》称,“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对于GDP中绿色指标权重增加,任泽平称,规划除了提出具体的目标,更从制度上对于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制度保障的要求。例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推进绿色发展最核心的问题需解决考核评价奖惩的问题。而考核评价奖惩最核心的是要建立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关于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过去多年来是以GDP为导向来考核地方政府与干部,由此也带来不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问题。”李佐军对记者分析称。

 

  李佐军进一步补充称,此次增加绿色指标在GDP的权重,就是要形成新的考核导向,引导政府、企业与居民等各个方面朝着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整体来看,此次制度安排是促进绿色发展非常关键的举措。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记者称,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对新兴产业、国企改革、人口制度改革、社保制度改革等继续给予关注,未来这些行业的发展有望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汪涛认为,“十三五”期间将完成环保税立法,扩大资源税改革,建立多种“绿色金融”投融资渠道,并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而新能源技术和应用、新能源汽车、第三方环境治理服务、新型建材、排污权交易市场等领域都可能持续享受政策支持。

 

  未来如何才能保证绿色指标实现?对此,李佐军建议:一是制定和完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政策;二是通过考核评价和一整套新的制度体系来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促进绿色发展的行动中来;三是将“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一系列促进绿色发展的计划与行动等落到实处。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