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钢焦化搬迁 纵横钢铁彻底退出
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实现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愿景,既是全市人民的心愿,也是邯郸市不断奋斗的方向。邯郸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治理大气污染、修复生态环境的路途上披荆斩棘,永往直前。近几年,“拆锅炉、拔烟囱”、推进“煤改气”、紧抓污染大户搬迁、实施“绿美邯郸”攻坚战,取得一个个环保战役的胜利。
担起蓝天保卫战的使命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2016年,邯郸市达标天数189天,比2015年增加39天,比2013年增加13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56,比2015年下降1.83%,比2013年下降35.2%;PM2.5浓度8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0%,比2013年下降40.6%。
现实也许还不完美,但数字可以照见持续的努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主要领导每月调度,主管领导随机调度,持续用力,攻坚突破,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依据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和“省五十条”,出台邯郸市56条实施细则,每年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既有阶段规划又有年度重点。
严格责任考核,把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纳入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乡镇党委综合考核首次增加环境保护考评项目,加大考核力度,增加考核权重,较好地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每年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一年一考核,完不成任务的严格问责。
强化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措施,实行综合指数和改善率双排名(主城区每月排名倒一的,按月扣缴50万元生态补偿金;主城区之外15个县(市、区)每季排名倒三的,按季扣缴50万元生态补偿金,每月排名全省倒六的,按月扣缴50万元生态补偿金),2016年度,共对13个县(区)扣缴2350万元生态补偿金。在全省率先出台《约谈办法》,对7个县(市、区)政府、33个乡镇政府和37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由市监察局牵头,坚持每月一问责,现已对16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严谨的体系、科学的措施,保障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和效果。
重点突破年年上台阶
2013年,抓“三小”(小石料、小白灰、小煤场),当年取缔“三小”及重污染小企业2620家;2014年,拆锅炉、拔烟囱,全市拆除燃煤锅炉955台、拔掉烟囱1650根;2015年,突出控煤、降尘和“煤改气”;2016年,重点开展散煤、焦化、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整治四个专项行动,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城市洁净等六大工程……结合实际情况持续发力,邯郸市每年抓住重点工作,重点攻坚,持续突破。
“烟囱林立、烟柱擎天”曾是邯郸市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2014年,以压燃煤减排放为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根上治病,从源头抓起,做出拆锅炉拔烟囱百日攻坚行动部署,从4月1日至7月10日,利用100天时间拆掉锅炉、拔除烟囱,倒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彻底铲除污染源。百日攻坚行动共拆除锅炉955台、拔掉烟囱1650根,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减排效益非常可观。之后,连续3年拆锅炉、拔烟囱,累计拆除燃煤锅炉3516台、拔掉烟囱2872根,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
从2014年至2016年,累计削煤739万吨,超省定任务52万吨,其中,大力实施“煤改气”是项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将“煤改气”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环保工程和文明工程在全市强力推进,2015年对主城区及周边外扩5公里区域内的275个村庄(社区)、10.48万户实施了“煤改气”,2016年继续对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129个村庄(社区)、5.29万户实施了“煤改气”。两年共完成“煤改气”404个村庄(社区)、15.77万户,铺设市政燃气管线380.2公里、庭院管线7706.2公里,工程总投资16.03亿元。年可削减煤炭消费量约39.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887吨、烟粉尘排放约2.33万吨、炉渣排放约11.8万吨。同时,把主城区25.5万户焦炉煤气置换成天然气。“煤改气”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抓污染大户搬迁是另一项重点工作。邯钢、邯电、纵横、裕泰是主城区四个排放大户,煤耗占主城区9成以上,仅煤炭运输大车每天1100车次。污染物排放量占主城区8成以上。目前,纵横钢铁已压减产能50%,裕泰煤化工已全部关停,下一步实现纵横、裕泰2家企业彻底退出;邯钢焦化搬迁、邯电东郊热电厂部分机组运行都有实质性进展。
结构调整是治本之策
产业结构重、排放量大是邯郸市大气治理的突出特点,也是难点所在。为此,邯郸市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强力攻坚突破。
邯郸市把去产能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2012年以来,已累计压铁1148万吨、压钢1004万吨。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严格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6类标准,依法依规开展过剩产能装备集中拆除或封存行动,深入开展钢铁、煤炭行业环境执法“雷霆”行动。特别是在武安市创新设立了县级钢铁产能指标交易平台,依靠市场交易办法,巧用经济杠杆,按每万吨铁、钢产能各100万元的标准,组织所有企业依据承担的任务缴纳钢铁产能指标置换交易金,专项用于补偿承担压减任务的企业,以此为抓手,撬动企业通过交易产能、压减装备、兼并重组等方式完成去产能任务,竞争力强的钢铁产能得以保留,而压减产能的企业也能得到相应的补偿。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2016年全市压铁353万吨、压钢462万吨,超过省定任务56万吨;共退出煤矿7处、产能276万吨,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全市还同步压减焦炭产能433万吨。对钢铁行业邯郸市一方面坚决去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精品钢材,“钢老大”在“断臂求生”中迈向中高端,钢铁行业占比从2012年的51%下降到目前的39%。
另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全市18个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竣工验收,总投资54亿元的中船重工邯郸高技术产业基地全面建成,718研究所“极大集成电路系列特种电子气体材料”(国内唯一)研发及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电子气体材料空白;开发区捷克产业园、曲周机器人、临漳无人机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邯郸市还强化服务业项目支撑作用,推动邯郸国际陆港、邯郸华耀城、武安保税物流园区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相继竣工营业。
青山绿水带笑颜
开展“绿美邯郸”攻坚行动,是治理大气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2013年开始实施绿美邯郸三年攻坚行动,突出村庄绿化、荒山绿化和经济林建设等重点,集中打造紫山、城区“两高”(高速、高铁道路)之间、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28.5万亩。
2013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表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颁发全国绿化奖章的决定》,决定授予邯郸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自此,在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之后,邯郸市又添一个“绿城”的新名片。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邯郸市综合施策,同样加快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步伐。
2013年,集中开展网箱养鱼清理攻坚。由于历史原因,东武仕水库网箱养鱼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邯郸母亲河滏阳河水质。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把清理网箱养鱼作为2013年重点工程,仅用38天就彻底解决了三十年积累的环境问题。同年,为把滏阳河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带,邯郸市启动实施了滏阳河通航工程,明确污水治理、管网建设、生态恢复、网箱养鱼整治、监管完善等5大任务,封堵了沿线所有企业非法排污口,对直排河道的村庄生活污水实施截污封堵,并对两岸进行美化、亮化,完成了滏阳河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实现城区6.5公里段通航。
2016年,明确两位市级领导担任滏阳河、洺河河长,负责两河治理。目前,滏阳河、洺河已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启动滏阳河、洺河退污还清治理后,清淤疏浚河道43.6公里,封堵整治排污水口95处,提高了河道过水能力,改善了两岸环境,促进了人水和谐。同时,打通了邯钢路以上39公里高级渠修复工程,并进行了通水试验,为实现清水入沁目标创造了条件,也为打造城区西部水系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lvyupei 微信号:lyp722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