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现债务违约潮 低利率成救命稻草
经济下行压力渐大,企业债券违约如影随形,这在诸如钢铁、能源类的传统行业尤为明显。
国际清算银行近期亦发出强烈预警——全球正长期面临“三元风险”,即生产率增速低、全球债务水平处于历史高位、政策回旋空间窄。那么究竟是哪些行业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这场“违约潮”又是否真的那么严重?
穆迪分析师表示,预计2016年全球投机级债券违约率将攀升至4.9%,这的确是金融危机后最高的违约水平,但预计一年后将降至4.2%。穆迪最为担忧的仍然是钢铁和大宗商品行业。此外,尽管英国脱欧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是预计不会导致企业违约率急剧攀升。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之一的美盛集团业务拓展董事曾邵科对记者指出,各界对于“违约潮”的担忧似乎过度,当前整体利率处于低位,贷款成本较低,且商品供需平衡改善,因此只要是基本面较为健康的企业,一般都能发新债偿还旧债。
钢铁能源企业“违约潮”
上述国际清算银行发出预警后,便有外媒报道称,2016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债违约数量超过100起,同比增长50%,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增长水平,违约债务总规模已经达到1540亿美元。仅7月第一周,全球新增的债务违约量就高达4起。若该趋势在下半年延续,全球债务违约规模将超越2009年。此外,中国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北特钢”)的违约事件影响恶劣,也受到国内外关注。
这其中,众多违约方发行的债券属于投机级。穆迪预计,二季度全球投机级债券违约率为4.5%,较一季度的4%有所上升,而去年同期仅为2.5%。其中,二季度美国投机级债券违约率从上季度的4.4%上升到5.1%;欧洲违约率从2.5%下降至2.4%,违约事件总计6起。
值得一提的是,穆迪认为英国脱欧不会使得违约率激增。“多数央行都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脱欧后,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我们预计美国的违约率将在年末上升至6.5%,欧洲会暂时降至1.9%。”
尽管“全球又陷入最大违约潮”的说法或许言过其实,但这对于大宗商品(包括原油)等相关行业而言可能是接近真实的描述。“预计在未来12个月,钢铁行业违约率将达10.2%,美国油气行业违约率将达到8.6%。在欧洲,预计违约率最高的行业将是传媒类,如广告、印刷出版,随后是钢铁行业。”穆迪称。
整理数据后发现,今年全球违约企业同比增加88家,48家发行方在今年二季度出现违约。毋庸置疑,其较多都属于大宗商品行业:其中23家属油气行业,8家属钢铁行业;这一形势与一季度相似,当时在40家违约企业中,17家来自油气企业,8家来自钢铁行业。相较之下,2015年上半年仅出现49家违约企业,其中10家来自油气行业,7家为钢铁企业。
从地区来看,违约仍集中出现在美国,二季度出现33例,其中包括墨西哥湾钻井承包商赫拉克勒斯海上开采公司(HerculesOffshore)、三角洲石油公司(TrianglePetroleumCorp)等;美国之外,只有一家比较引人注目的违约案例,即巴西电信巨头OiSA。该公司在6月申请破产时,评级债券规模为100亿美元,创下拉美最大违约案例。
供需现改善迹象
之所以全球企业在过去两年深陷债务违约潮,这跟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紧密相关。今年年初,国际油价一度跌至“每桶20美元”的区间,与2014年初114美元/桶的高点相比无疑是坠入深渊。就原油而言,美国页岩革命以及能源供过于求为两大主要推手。不过,2016年来,这一情况似乎得到了改善,这也将使得违约状况得到缓解。
东证期货原油分析师金晓对《第一财经日报》称,上半年产生诸多供给中断因素,如Kirkuk-Ceyhan管道被蓄意破坏、北海油田检修、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尼日利亚的NDA袭击油气基础设施、利比亚哈里根港出口被封锁和加拿大森林大火。此外,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下降。供给端出现明显收缩;同时亚太地区和美国的原油进口需求在年初呈现较高的增长。因此,市场看到了再平衡的希望。再平衡预期是油价2月以来反弹最核心的动力。
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称:“我们相信油价可能已经见底,短期会在45~55美元/桶之间波动,然后逐步上升。我们预期商品价格今后几月会持续整固,因为某些主要的不利因素如中国增长风险、产能显著过剩、美元走强等已有所减退。”
就商品整体而言,虽然库存量大体上仍然偏高,但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平衡调整过程正在展开,这种情况以石油最为明显。“由于美国生产速度正在下降,我们相信油价今年下半年会逐步上升,但今年内仍会受制于60~65美元/桶附近。”
需求方面,经合组织与新兴市场的石油需求都有若干回升迹象。“我们相信现有产能可完全吸收,且美元强势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已经减低。”渣打银行称。
中国或打破“刚兑”
尽管这波全球违约潮并不如想象中猛烈,但今年以来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违约案例不断增多,甚至不乏央企,使得这波违约潮受到了中国的高度关注。
随着经济转型压力加大、国企刚性兑付被不断打破,今年以来,首先是中铁物资成为首个债券申请暂停交易的央企;7月12日,已有多项债券违约记录的东北特钢于上海清算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就当前情况看,地方政府能够向其国企提供的实际支持存在重大局限性,近期的违约事件正好支持了这个看法。
“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中央政府正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为,除非发行人所从事的业务与国家重要政策紧密一致,或是中央政府担心违约可能会造成广泛的系统性影响,否则中央政府对此类发行人给予支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穆迪企业融资董事总经理刘长浩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正是因为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投资者资金流向优质资产的情况会持续,导致实力较弱的发行人面临再融资压力。刘长浩表示,由于未来12个月内在境内市场会有超过人民币4万亿元由中资企业发行的债券(即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商业票据)到期,因此产能过剩行业再融资风险的增加和行业的持续弱势会导致未来12~18个月境内债券市场发生更多的违约事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中国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已达到145%。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减少煤炭和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而这两行业在国内债券市场的发行量都较高。因此,未来12~24个月企业提高杠杆率的空间很小。
责任编辑:任洪亮 029-8362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