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或创造6万亿附加值 工作岗位不降反增
波士顿咨询公司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使用工业4.0新技术能将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高达25%,由此可额外创造6万亿元人民币的附加值,并影响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被列为重中之重,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大力推广和采用工业4.0技术。BCG这份《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报告指出,未来5至10年间,工业4.0将彻底变革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流程。零部件、机器人和人员间的互联互通性日益加强,由此生产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分别能提升30%和25%,同时大规模定制也将实现快速发展。
报告认为,在中国,工业4.0转换成本(不包括材料成本)的提升幅度为15%至25%。如果将材料成本考虑在内,能实现5%至8%的提升幅度。据计算,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成本约85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有4至6万亿元的提升潜力。
不过,各行业的改善程度会参差不齐,如工业元件生产商可能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提升幅度20%至35%,而汽车公司的提升幅度为10%至20%。
同时,不断崛起的中产阶级拥有强大的消费升级意愿,这也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这反过来会促进各方运用工业4.0技术来应对生产的复杂性。
BCG预计,仅在德国,大规模采用工业4.0就能在未来10年带动2500亿元的投资。
实际上,各方仍对工业4.0技术,尤其是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工存在争议。对此,BCG举例称,从现在到2025年,德国将净增约35万个工作岗位。尽管劳动力密集行业将削减大约61万个组装和生产类岗位,但信息和数据应用领域将增加96万个新就业机会。
毫无疑问生产企业将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来辅助人工,不过对体力有要求的或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将逐渐减少,而那些需要灵活反应、解决问题以及具备定制化能力的工作将会增加。
责任编辑:任洪亮 029-8362393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