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分析师点评熔断机制暂停: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发布时间:2016-01-08 15:14:04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 houweiyue
内容简介:2016年伊始市场难言平静,4个交易日已有两次暴跌触及熔断机制,后者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不过随着1月7日晚证监会正式发布通知暂停熔断制度,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交易有望从岔道回归正途。

2016年伊始市场难言平静,4个交易日已有两次暴跌触及熔断机制,后者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不过随着1月7日晚证监会正式发布通知暂停熔断制度,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交易有望从岔道回归正途。

海通荀玉根指出,从2016年以来的市场表现看,年后个股涨跌幅与2015年全年涨跌幅并未呈现明显的负向关系,而高估值与低估值的个股差异同样并未体现。因此,16年开年以来的两次暴跌很难完全归因于正常的市场化调整,背后熔断机制下的助推作用尤为关键。

荀玉根表示,对比国内外目前推行熔断机制的市场,A股当下熔断机制的设置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第一,A股熔断第一档位5%的设置过低,很容易被触及,当指数下跌到3%时投资者就会形成马上要熔断的一致性预期,而美国7%和韩国8%第一熔断档位的区间则要大的多;第二,A股两档之间的差值设置过小,目前只有2%,从实际交易情况看,在触及5%第一熔断的阀值后,基本上市场就丧失了主动买盘,从而很快会触及7%的第二熔断档位,而国外把两档差设置多成在了6%或7%,相对更为合理;第三,从交易制度看,相比国外市场,A股的“T+1”交易和10%涨跌幅制度本身就会限制流动性,而增加熔断机制后更是使其进一步降低,所以历史上美国只发生过1次熔断,韩国3次,中国在4个交易日内就发生了2次。

兴业证券张忆东认为,多因素触发年初行情震荡调整,而熔断机制只是“雪上加霜”,虽然,1月7号晚上公布,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但是,这只是霜停了,雪还在。市场短期或有反抽行情,但底部仍将会有反复,需要等到人民币汇率和国内流动性政策的组合拳,才是化雪迎春,迎来可操作的反弹时间窗口,大约在春节。

广发证券策略研究陈杰、黄鑫冬则认为,今年开年后下跌的促发因素应该不是熔断机制,而是机构的减仓、汇率的再次大幅贬值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导致的下跌被“熔断机制”给放大了,进入了恶性循环。因此“熔断机制”不是下跌的诱因,但却绝对是下跌的“加速器”。从这个角度来看,对“熔断机制”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对于市场是否会有报复性反弹,后续看多大空间,广发认为,市场能够在短期逐渐企稳并恢复流动性。但是情绪受到的伤害会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进一步下降,因此更可能的结果是短期弱反弹,而不是报复性大反弹,并且持续性不会太强。在弱反弹结束之后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股市“缩量慢熊”,而在充裕的流动性下,居民会逐渐将资金更多的配置于储蓄、债券等避险资产之中。

对于“缩量慢熊”的持续性,时间上尚没有明确的判断,更重要的是等待两种积极信号——第一种积极信号是监管层终于明确宣布不再“保增长”,而是以容忍阶段性衰退为代价,大刀阔斧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当然,放弃“保增长”一定会在短期带来很多阵痛,比如经济数据的大幅恶化、信用违约大爆发等等,届时可能市场还会恐慌性的再往下杀一波,但那应该就是“最后一跌”了。

第二种信号是观察到中国在新的全球分工体系下找到新的合适定位。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在由“重”向“轻”转变,如果中国的资源禀赋能够在新的全球分工中寻找到新的比较优势,那么就有可能实现“无痛”的产业转型,但这可能会是一个很漫长的等待。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确有必要暂停熔断制度。李迅雷称,四个交易日中两次熔断停盘,已经不是一个正常市场的表现,有必要采取措施来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李迅雷还认为,目前的熔断制度与个股涨跌停制度在衔接上确有不恰当之处。

李迅雷还建议周五休市一天为宜,“周五应该全天休市,否则明天的市场恐慌情绪仍然存在,思维的定势之下,市场走势仍然难以预料。”

责任编辑:侯维月  029-83623936

QQ图片20151224133129.jpg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