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凌钢股份获政府补贴破坏市场秩序

发布时间:2015-12-29 15:13:14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 rhlflj06220121
内容简介:清理僵尸企业,为供给侧改革开路

从2012年开始,绝大多数钢铁企业感受到了凛冬将至的寒意。一方面是进口矿产价格猛涨,另一方面是钢材供给过剩,钢材市场价连破新低。为此,中国钢企的利润率也直线下降,地方财政对于钢企的补贴居然成为常态。12月25日,上市公司凌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辽宁省朝阳市财政补助7.9亿元,并将上述政府补助资金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这已经是产能在600万吨左右的中型钢企凌钢股份,连续第四年获得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凌钢股份分别获得政府补助5亿元、4.4亿元和2590万元。然而,这家中型钢企并非特例,几天前,上市公司包钢股份和重庆钢铁也公告获得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分别为5.8亿元和1.5亿元。

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位于五大任务之首。两个月前,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正是其中重要一环,但在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的道路上,阻力如钢铁般坚硬,改革者任重而道远。

钢铁企业依靠地方政府补贴过日子,并没有改变行业利润率逼近0的现实。目前中国钢铁年产能超过11亿吨,201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6.68亿吨,出口量为1.1亿吨,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钢铁行业的严重亏损。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亏损面达47.52%。

但持续的亏损没有让一部分钢企感到绝望,对于钢材需求旺盛的判断导致了它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凌钢的产品主要是业界俗称“大路货”的棒材,其主要用途是建筑用钢,一直表示要转型升级的凌钢股份仍然认为,未来高铁、城铁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建筑用钢材仍将在中国钢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过去20年中,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让许多中小型钢企不断尝到扩产的甜头,每一次冒进都变成“正确抉择”,以至于尽管钢材供给连续几年大大超出需求,众多钢铁企业依然维持着过去的思维惯性和判断惯性。

对比之下,在中国钢铁产业名列前茅的宝钢和沙钢,却已经逐渐将重心转移至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度相关行业。两家钢企的利润罕见地呈现正数,但危机感反而更强。而因为利润不断下滑,并且遭遇董事长被查的武钢,也在近日启动“内退”和“临时歇工”计划。由此可见,不管补贴是否存在,钢铁行业的大洗牌已经初露端倪,没有人可以阻挡这一趋势。

凌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是朝阳市国资委,朝阳市给予凌钢股份巨额财政补贴的原因之一,在于确保其不因连续亏损而被迫退市,当然根子上还是要保当地税源稳定、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一个钢企的员工动辄上万人,一旦消失的确令人忧心。但地方政府理应认识到,依靠补贴无异于“饮鸩止渴”。钢材需求持续疲软,接受补贴的往往是技术落后、产品低质的企业,补贴只会不断减弱当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从保稳定的角度出发,有序地安抚企业清理过剩产能导致的失业人群,这是值得肯定的。政府补贴也并非完全不可以,但列明补贴的条件,制定补贴的用途和扭亏时间表,这是底线性的要求。

市场无情,作为连续30年位居朝阳市纳税第一大户的凌钢股份,在今天的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让人遗憾。但地方政府对失败企业的“雪中送炭”,破坏的是公平的市场秩序,浪费的是纳税人的税金,阻碍的是企业的创新动力。补贴的普遍化,也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在过去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格局下,其惯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背景下,清理而不是维持僵尸企业,是各地政府必须转变的观念。短期内,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看,只要政府遵循市场规律,鼓励企业创新,成功转型带来的增长一定令人更加振奋。

责任编辑:任洪亮 029-83623938

钢谷电商二维码.jpg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