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欧央行利率决定将给邻国带来挑战
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央行延长“量化宽松”(QE)计划的决定可能会给欧元区的邻国带来“涟漪效应”,促使其他一些央行也采取政策宽松措施以避免本已处于较低水平的通胀率进一步下降。
欧洲央行周四称,该行将把“量化宽松”计划的到期时间延长到2017年3月份,相比之下此前为2016年9月份。另外,欧洲央行还将存款利率从-0.2%下调至-0.3%,这意味着银行将需支付更多费用才能在欧洲央行存放其冗余现金。
对于欧元区周边的经济体来说,这些举措将同时给它们带来挑战和机遇。虽然欧洲央行推出更多的刺激性措施可能会刺激欧元区对其他欧洲国家的货物需求,但该行需要更多地“印钱”以购买债券,再加上存款利率被调低,很可能意味着未来欧元兑其他欧洲国家货币的汇率将会下跌——尽管周四交易中欧元在外汇市场上走强,这是因为投资者原本预计欧洲央行将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
欧元走软可能会通过两种互相关联的渠道来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央行造成影响。欧元汇率下跌会直接导致其他欧洲国家从欧元区19国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价格降低,从而推低原本就已被这些欧洲国家的央行视为过低的通胀率。另外,其他欧洲国家面向欧元区19国的出口也可能会出现下降,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货物和服务对欧元区的家庭和企业来说将变得更贵。
如果欧元汇率在未来几天和几周时间里下跌,那么其他欧洲国家的央行可能会寻求通过调低基准利率、提高债券购买规模或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来贬值本国货币。
通过提供更多刺激性措施的方式,欧洲央行希望将在两到三年时间里通胀年率拉升至该行略低于2%的目标水平。但是,欧元区的大多数邻国也都面临着类似的窘境。在10月份,英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持平,瑞士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了1.2%,波兰下降了0.6%,而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的通胀率也都只有0.2%。
欧洲央行不太可能会是12月份宣布作出重大政策改变的唯一主要央行,原因是美联储看起来也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
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则欧元兑美元汇率很可能将会下跌,这可能会抵消欧洲央行宽松措施所带来的一部分影响,但无法抵消其全部影响。因此,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央行来说,欧洲央行的行动很可能比美联储加息具有更大的重要性。
“虽然美联储也即将加息,但我们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的行为是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大。”法国巴黎银行的经济学家科林·伯明翰(Colin Bermingham)说道。
瑞士央行可能会再一次成为最先作出反应的央行,该行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将在12月10日召开。
在欧洲央行今年1月份宣布启动“量化宽松”计划以前,瑞士央行曾先发制人地采取了行动,取消了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限。随后,欧洲央行又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以限制瑞士法郎汇率的上涨速度。
据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瑞士经济增长陷入了停滞状态,其出口行业继续表现不佳。
“瑞士央行应该会干预外汇市场,我们还预计该行将在12月10日会议上将存款利率下调至-1.0%。”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詹妮弗·麦克考温(Jennifer McKeown)说道。“但这不太可能阻止瑞士法郎升值,也不太可能根除通缩威胁。”
分析师称,瑞典央行也可能会在12月15日的政策会议上对欧洲央行的举措作出回应,该行可能会将下调其目前为-0.35%的基准利率。在9月份召开政策会议后,瑞典央行行长斯特凡·英韦斯(Stefan Ingves)曾表示,如果欧洲央行在今年随后时间里重大转变政策立场,那么他不会只是“袖手旁观”。
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央行则也很可能将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采取行动。分析师预计,匈牙利央行将把基准利率从已经处在历史低点的1.35%进一步下调至1%,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放宽货币政策。
奥地利央行Raiffeisen Bank的经济学家佐尔坦·托罗克(Zoltan Torok)称,该国央行“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阻止匈牙利福林汇率在欧洲央行扩大刺激性措施后上涨。
在欧洲央行1月份宣布启动“量化宽松”计划时,丹麦央行是最先作出反应的,当时该行在这项计划启动的当天就宣布下调基准利率,这是其一周内第二次降息。另外,当时丹麦央行还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目的是阻止丹麦克朗走强。如果欧洲央行的最新举措导致丹麦克朗汇率大幅上涨,那么丹麦央行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措施,但周四该行则决定将其政策利率维持不变。
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央行来说,欧洲央行的行动可能会推迟其原本计划推出的措施,而不是促使其采取新的宽松措施。比如说,英国央行预计该行下一次作出政策变动将是上调基准利率,但具体时间则不确定。跟其他国家一样,欧元走软也会导致英国的通胀压力减弱,但其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相比都要快一些,失业率也处在较低水平。欧洲央行官员预计,工资的上涨最终将起到拉升消费者物价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