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 上海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发布时间:2015-07-02 17:44:07来源:编辑:


                       

  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是国家战略,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有其深刻理解,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上海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积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是国家战略,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有其深刻理解,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上海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积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的
  速度超乎想象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从各方面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超乎想象。
  截至2014年末,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交易货币及第七大储备货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金融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互换协议,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已经开始具备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基本条件,作为计价、支付、投资、储备的货币功能明显增强。
  郑杨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大发展动力。“从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本币的国际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本国金融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英镑与伦敦、美元与纽约的互动关系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具体来说,首先,本币及以本币计价资产的国际交易和跨境流通,是国际金融中心运行的基本内容。本币国际化会产生大规模的本币资产国际交易需求,这正是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起点和基础。
  其次,本币的国际化流通和使用,可为金融中心集中国际市场参与者。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聚集,而货币国际化为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货币纽带与战略纵深。本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就会有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本国金融中心聚集开展业务。
  再次,本币国际化对金融中心的市场建设和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本国金融市场是高度开放的,而且要求具有很强的广度和深度,满足持有本币资产的国际投资者的投资、保值、套利、避险等不同需求。国际投资者的广泛参与,会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数据显示,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作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逐渐显露出来。自2009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上海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量达1.9万亿元,2015年1-5月,已达到1.1万亿元。

  上海要成为发达的
  人民币在岸金融市场

  郑杨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对外开放继续扩大,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快,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目前,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正在向‘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全力迈进。”
  在他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有力的市场支撑。“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市场上广为接受的国际货币,离不开一个发达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在岸金融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与OTC衍生品、黄金、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上少数几个市场种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
  不仅种类齐全,上海主要金融市场的规模也已位居世界前列,市场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由此看来,上海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着较好的基础,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郑杨特别提到,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稳步推进,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会越来越大,“平台会更多样,交易会更便捷,服务会更优质,辐射力会更增强,这就必然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交易,分享中国经济成长,从而增强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
  显然,只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使上海成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清算和业务中心,才能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市场平台,才能进一步扩大境外人民币回流的投资渠道,进而实现人民币良性循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有力的市场支撑。

  向境外人民币持有者
  开放各类金融市场

  上海金融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平台,而人民币国际化也给上海金融市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及下一步上海的努力方向,郑杨首先提到的就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在他看来,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建立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美国的CHIPS系统(即纽约清算所银行间支付系统,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其跨境美元的清算量占全球跨境美元清算量的95%。该系统采用了多边和双边净额轧差机制实现支付指令的实时清算,实现了实时全额清算系统和多边净额结算系统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提高了各国金融机构美元支付清算资金的效率和流动性。
  郑杨透露,日前,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CIPS)在上海正式成立,已基本完成系统一期开发,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运营。“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紧密配合人民银行,全力做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顺畅运行的有关配套工作。”
  发达高效的人民币市场平台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下一步,要在继续扩大上海金融市场规模的同时,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深化市场细分,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快创新研发力度,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在推动股票、债券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各类ETF产品,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属类大宗商品期货,研究探索并推出以汇率、利率、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发展新的金融市场形态,大力推进保险市场、贷款转让市场、票据市场、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等发展。
  郑杨说,“向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开放上海各类金融市场是当前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措施配套,只有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才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充足的动力。”现在,境外投资者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程度还比较低,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将是当务之急。他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完善沪港通,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和扩大境内外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渠道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积极推进境外机构以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债券和试点投资其他金融市场,探索境外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有效方式。
  郑杨透露,上海将在自贸区试验区内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除了已经启动的黄金国际板、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还要积极支持上交所、清算所、中金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利用自贸试验区优势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开展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推进自贸试验区国际债券市场建设,完善自贸试验区内国际金融市场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一带一路”
  战略的能力

  在上海深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方向上,提升金融市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郑杨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将是重大的战略机遇。
  他透露,下一步,上海将研究推动境外机构和企业在上海金融市场发行债券,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合作、发展及资金融通,形成海外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中心。还要促进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使用,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组织合作,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郑杨提到,加强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巩固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他指出,积极发展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香港凭借发达的金融市场、紧密的经贸联系以及两地在地理、语言、人文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数据显示,香港占境外人民币支付比重约为72%,是目前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等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在加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上海与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