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别了,灞桥热电厂与西郊热电厂:将搬离出西安市区!

发布时间:2017-03-13 09:19:27来源:西安城记编辑: liujianwei
内容简介:备受市民关注的灞桥热电厂和西郊热电厂,将要搬离西安主城区。至此,悬在西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即将远离西安市民。这两大热电厂,见证了西安工业和城市化时代。它们所处位置,也从郊区变成了主城区。当今,环境引发的矛盾越发尖锐,它考量规划的远见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西安“铁腕治霾”,被无数西安人关注的搬迁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备受市民关注的灞桥热电厂和西郊热电厂,将要搬离西安主城区。至此,悬在西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即将远离西安市民。

这两大热电厂,见证了西安工业和城市化时代。它们所处位置,也从郊区变成了主城区。当今,环境引发的矛盾越发尖锐,它考量规划的远见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西安“铁腕治霾”,被无数西安人关注的搬迁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为拍摄到这张灞桥热电厂,城记君曾爬到半坡十字的一栋楼的楼顶上。热电厂,周边已完全被城市居民区包围。

西郊热电厂,巨大烟囱的浓烟遮天蔽日。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周边分布着众多居民区。(图/所欲随心,华商论坛)

灞桥热电厂,已成为大城东和浐灞生态区之间的“一颗雷”。西郊热电厂,是横在高新区、城西和沣东新城之间的“拦路虎”。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才知道告别已迫在眉睫。为了脚下这座城,西安城记一直都在路上。

你不了解的故事 | STORY

灞桥热电厂的前世今生

灞桥热电厂,你能看到很多居民区。(图/网络)

灞桥热电厂,始建于1951年,“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是陕西省最大的热力生产基地。它的历程,见证了西安工业化的变迁:

1953年11月,苏制凝汽式机组竣工投产,西北首座现火力发电厂

1957年,二期投产发电,配套建设供热管道,西北第一片热力网

1958-1960年,三期工程组建成投产,成为陕西电网最大调峰厂

1988年,四期全面投产,完成了“中温中压”变成“高温高压”转变。

1996年5月,五期全部建成历时七年多,立项到建成则超过十年。

目前,它拥有国内第一、亚洲第二的大管径供热管道。承担着西安市东部地区军工、航天、科研、纺织、医药、学校、医院等132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用汽和近15万户居民冬季采暖及部分用户夏季集中制冷任务,占据西安集中供热市场半壁江山。

2002年12月,五大发电集团应运而生,灞桥热电厂正式归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灞桥热电厂治污历程

灞桥热电厂,很多居民区就在烟囱之下(图/聂海峰)。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该热电厂企业机炉多、容量小,装备老、能耗高,污染重,产能低下。当时国家环保政策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电力生产环保技术落后,污染难以避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新千年。

2004年7月,全面启动六期技改工程工作

2006年下半年,全国电力工业最大的一次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行动

2007年3月7日,召开“陕西省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暨上大压小工作会议”,当天对小火电机组厂房实施爆破拆除,是陕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的“第一枪”。

那么,你知道它带来的城市污染吗?

贴士1:2016年2月,一市民投诉灞桥热电厂

“我们小区20米远的地方是灞桥热电厂,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出噪音。冬天,晚上睡觉关门关窗;夏天就更不用提了,简直是不敢开窗开门,空气污染严重,地上一层灰,噪音让我们非常烦躁不安,这个问题周边居民已经反映过很多次。”——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贴士2:灞桥热电厂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2011年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卢新卫、陈灿灿与周小龙《西安灞桥热电厂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煤炭富集了多种有害微量元素,燃煤发电过程中,部分粉煤灰以灰尘形式沉积于电厂周围环境。因此,燃煤发电可能会引起电厂周围环境重金属的污染。采集西安灞桥热电厂周围表层土壤样品,结果表明:灞桥热电厂周围土壤中Cu、Pb、Co、Cr、V、Zn、Mn和Ni的含量均高于陕西表层土壤背景值。”

西郊热电厂 | STORY

西郊热电厂的前世今生

西安西郊热电厂实景(来源/人民网)

西安城西,过去是重工业聚集地。二十余年前,城西区域烟囱林立、烟气遮日。

为治理城西区大气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安市政府决定在西郊筹建集中供热项目,西安热电由此诞生。1999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城区建设无燃煤区和改煤区,全面拆除市区燃煤锅炉。时任市委书记的栗战书同志强调,“拔不掉烟囱摘乌纱,拆不掉炉子搬位子”。西郊集中供热二期项目工程,开工建设。

在供热方面,主要承担西安城西区、高新区和沣东新城部分区域以及大兴新区部分区域60多平方公里、3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270家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2258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同时常年为42个工商业企业用户提供生产用热。

西郊热电厂治污历程

西郊热电厂与城市居民区(图/所欲随心,华商论坛)

2013年以来,国家环保政策愈加严格,设计落后、环保设施不健全,西郊热电厂成为污染物排放大户。这年,西安市环保局的通知及处罚决定书多达11份。

2013年12月底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于2014年7月、9月分别完成二期公司三台锅炉改造任务。关停了一期两台因环保设计标准低、环保设施不健全、且改造价值低、排放超标,已运行二十余年的燃煤锅炉。

一期锅炉关停后,对外影响供热面积450万平米。2014年6月,开工建设了天然气清洁能源项目,同年11月完成建设并投运供热,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至此,成为陕西省内第一家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的发电企业。

那么,你知道西郊热电厂带来的城市污染吗?

据测算,西安热电一期关停和二期改造后,年总计可减少烟尘排放868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43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404.9吨,约占西安市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2014年10月15日《从环保先锋到排放大户再到减排明星》,来源:《西安日报》

“铁腕治霾”背后的期待 | PROTECT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的产业以及大量人口的聚集,对生态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工业时代的化工厂、热电厂等,迁出主城区已是必然。

城记君一直这样说:西安南有秦岭、北有九嵕山,中有关中平原和八水环绕。而且,相比很多城市从污染的河流里取水,西安人可以说喝上了北中国最干净的饮用水——黑河水。如果,雾霾没有那么严重的话,西安一定会回到千年前的“天府之国”美誉。

西安人喝着来自秦岭的黑河水(图/网络)

我们期望,经常见到没有雾霾的西安(图/网络)

2017年3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1+9”组合方案,明确了西安市2017年治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

由西安市发改委牵头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剩余落后产能,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3.3%。逐步将灞桥热电厂、西郊热电厂以发电为主调整为以供热为主;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长远将其搬出西安城区。2017年6月底前完成方案调整,年底前提出搬迁规划。

同时,全面整治燃煤污染:由西安市发改委牵头全面整治燃煤污染,全年完成170万吨煤炭削减总量任务,西安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建、扩建燃煤设施,从严查处违规新建项目。10月底前100蒸吨/小时以上集中供热燃煤锅炉完成改造。积极推进散煤治理,全年建成区内(除集中供热外)基本实现“无煤化”,清洁能源替代率力争达到100%。

当然,搬迁后的热电厂是否简单一拆了之呢?从前文可以看到,热电厂对于土地已产生了污染,且热电厂周围已变成居民区。所以,我们建议:

1、搬迁后,原址设工业遗产公园:城市化的发展,曾经的工业区已变成城区,聚集着大量的居民。将其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中心绿地。

2、建筑上,创意化改造工业建筑:这些建筑,有一定的工业遗产价值,比如一些厂房,可以就地改造为运动或者展览馆等;比如那些高耸的烟囱,甚至可以成为城市乐园,包括城市中心的温度计等。

巨大的烟囱,可以与厂区一起改造成主题乐园。

巨大的烟囱“变身”温度计,既实用又有创意。

雾霾,已是城市发展“拦路虎”,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热电厂搬离主城区,这是现代化城市的必然举措。

追本溯源、回归本质,这是治霾和治城的根本。当然,由于热电厂本身有“工业遗迹、城市污染”等多重因素,我们支持这几个热电厂搬离,更要注重搬离后的环保处理。城记君的这些建议,搬迁前后对厂区的处理,反映出我们对工业遗产的态度。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