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民企海外投资首超国企 资本出海仍待考验

发布时间:2016-10-09 09:46:23来源:中国经营报编辑: lvyupei
内容简介:商务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的同时,投资流量超过同期吸引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这当中,非公经济占对外投资的65.3%,在境外并购金额中的占比达到75.6%,数量和金额上都首次超过公有经济的企业。

当国内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仅为2.8%创下多年新低时,民营企业却在中国海外投资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商务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的同时,投资流量超过同期吸引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这当中,非公经济占对外投资的65.3%,在境外并购金额中的占比达到75.6%,数量和金额上都首次超过公有经济的企业。

针对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是否对中国民间投资快速下降产生影响的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找国际市场和资源是企业为了实现国际化经营,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也是企业根据市场条件的自主决定。

民企积极“出海”布局

民企青睐海外投资并不是2016年独有的现象。公开数据显示,到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比增加295%,相当于2013年的3倍,占当年总投资案例数的69%。“这是因为较之国企,民企的体制更加灵活,投资更多元化,同时受到国外的审查也相对宽松;其次,由于国内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提高,民营企业也开始拓展海外投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祁欢教授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据张向晨介绍,2015年我国非公经济对外投资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投资的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境外企业的数量占80%。二是投资的领域也比较广泛,投资的并购十分活跃。三是投资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因此非公经济类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一支重要力量。

尤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走出去。“‘一带一路’将带动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非洲的基础设施和政府项目正在寻找中国民营资本。”亚非国投总裁于波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亚非国投是致力于从事国际金融投资服务和跨国多边商务合作交流的机构。

在于波看来,虽然从投资的项目来说,央企和民营企业都会把重点放在非洲的矿产和基础设施上,但是非洲的项目需求很大,“组团”出海可以互相借势。

渣打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颜色向记者介绍,由于国企与民企在资本结构、企业规模、战略目标以及追逐回报率不同,因而两者对外投资的行业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国企更看重长远的利益,多进行一些战略性投资;而民资可能更看重短期利益,但所投资的领域也是多元化布局:以制造业行业为主,以零售等为辅,同时还会涉及房地产、酒店、影院等行业。

根据《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披露的数据,2013年~2015年间,中国企业的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超过了2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50%。

尽管恒大、万达这样的中国企业海外买房的举动被全球密切关注,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布局其实是越来越理性和有针对性。根据目前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来自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1~8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1~8月投资总额的25.7%、17.9%、15.7%和12%。其中流向制造业的投资额达2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140.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7倍,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66.7%。“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是好事,将有助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助国内企业利用国外市场来实现全球的最优化配置资源,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颜色表示。

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是必然的,也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这在一些具体行业中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反馈。

中国医疗技术行业并购投资规模过去3年高速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给本报记者最新的报告就显示,2013~2015年期间中国医疗技术行业的并购投资交易势头强劲,并购交易数量和总交易金额都增长了近2倍,其中高值耗材和体外诊断是并购投资的焦点。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购可以帮助企业扩充产品线,打通产业上下游,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转型。此外,海外并购能够帮助本土企业弥补技术差距,并取得全球市场销售渠道。”上述报告主要作者、BCG大中华区医疗科技行业负责人罗英对记者表示。

防范风险仍是关键

“早在前几年,我国就对外宣称中国已由单纯吸引外资的大国向既吸引外资又对外投资的双向投资国家转变。《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主编詹晓宁预测,中国对外投资在2015年或2016年会超过中国吸引外资,成为净资本输出国。”祁欢说。作为海外投资法律问题的专门研究者,她尤其关注大量企业“出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祁欢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仍较大。事实上,无论投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均面临风险问题,比如安全审查与行业的限制、对当地法律的不熟悉,尤其是并购中环境要求、劳资纠纷、当地社保与保险等问题。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其实不乏对外投资失败的案例。例如中铁公司在波兰竞标高速公路项目被指低价倾销,在海外矿产资源收购中遭遇项目股权争议、矿权不明等引发损失。

祁欢指出,中国企业不要一窝蜂地进行海外投资。并非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挣钱,因而企业仍需谨慎进行尽职调查与评估。她建议,中企进行海外投资前,有必要进行前期的调研与环境的评估,并了解当地劳资的安排(如雇佣当地工人比例、社保以及辞退工人需履行的手续等);企业走出去前应去中国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投保;重视合同,应该雇佣中外律师审查把好关。再有就是行贿问题。“根据美国《海外反腐败法》,针对在美上市企业,不管企业在哪个国家注册,该法律均有效。因而中企通过行贿获得相关好处,将会面临指控或相关罚款,这是企业需注意的。”祁欢提醒。“中国企业在并购前应该明确交易目的,提升交易专业度,在海外并购中需要对标的公司的并购后管理做好准备。”BCG大中华区主席黄培杰同时指出。

责任编辑:吕煜培  029-83623876

新logo.jpg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