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谷网旗下资讯平台,专业、有料

“钢铁+互联网”———钢企变革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5-11-13 14:31:14来源:中国钢铁协会网编辑:
内容简介:对于钢铁行业而言,“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将推动钢铁行业由单一企业竞争转变为平台经济体的竞争,推动整合钢铁产业链上的生产商、贸易商、用户、金融机构、物流配送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多种资源,实现共同经营、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能更高效地服务于客户。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将推动钢铁行业由单一企业竞争转变为平台经济体的竞争,推动整合钢铁产业链上的生产商、贸易商、用户、金融机构、物流配送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多种资源,实现共同经营、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能更高效地服务于客户。

  因此,借助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契机,主动拥抱并与互联网融合,通过“钢铁+互联网”,消除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以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和创新技术为核心,实现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和整体优化,是“寒冬”期钢铁企业的变革之路。

 

  “互联网+”,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加的是新的创新力和新的生产力,加的是现代商业模式,加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和价值链重组。而“钢铁+互联网”,意指钢铁行业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进行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供应链协同。

 

  钢铁行业主动与互联网融合好处多

 

  “钢铁+互联网”在当前最直观地表现为钢铁电商的蓬勃发展。

 

  目前,钢铁企业、钢贸企业以及第三方搭建的钢铁电商平台总数已超过200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半年,国内钢铁电商平台总注册用户数达到64.8万户,交易用户数为9.9万户;钢铁电商平台的钢材交易规模达到6259万吨,成交额达到1650.0亿元,成交均价为2636/吨。另据钢协统计,上半年,重点企业钢材销售量为28119万吨,其中直供量为10306万吨,电商平台的销售量占重点企业总销售量的22.3%,占重点企业其余销售量(钢材直供量除外)的比例为35.1%

 

  由于钢铁电商平台具有价格公开透明,物流、资金、支付等环节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更便捷等优势,使得钢铁电商的发展成为必然。钢铁行业主动与互联网融合,有助于推动钢铁行业的转型发展。

 

  消除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销平衡,缓解产能过剩。

 

  借助“互联网+”战略,大力发展钢铁电商,可以实现:数据标准化———钢铁产业链的数据将进一步标准化、结构化,使数据能够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有效传递;业务规范化———“互联网+”将带来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促使钢铁产业链上的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化;信息实时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实时性,可以对钢铁产业链上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开放化———钢铁电商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资讯,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业务在线化———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钢铁行业的业务流程将实现全面在线化,增强业务的实时性。

 

  通过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钢铁电商可以有效消除产业链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销平衡,进而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促进互联互通,形成供应链协同,结成联盟,提高产业集中度。

 

  “互联网+”可以实现业务上的开放和跨界、产业上的调整和重塑,以及发展要素的重组和优化。互联网将向钢铁产销链条深入渗透———钢铁企业可逐渐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以及与电商平台的数据交换。

 

  服务型钢铁电商的出现,解决了钢铁流通层级过多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不断融合;实现了企业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性的信息服务,有效消除了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契约不完善、信息不完全、交易不确定等问题,企业之间的交易更易演变成供应链内部的协作,形成供应链的协同。

 

  此外,产业内部企业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企业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在利益的驱动下,结成产业联盟,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

 

  拓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借助互联网金融,钢铁行业可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钢铁电商+互联网融资,通过信息对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在线操作、无障碍对接等,可以减少和消除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可以进一步完善钢铁行业金融服务体系,降低钢铁企业融资难度;互联网金融可以推动钢铁行业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钢铁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钢铁行业的融资环境。

 

  定位个性化市场,促进智能化生产,打造动态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

 

  针对钢铁订单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钢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相关技术,跟踪市场需求信息和产品使用信息,实时更新产品规范、质量规范、工艺规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和跟踪服务,逐步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长尾效应,钢铁企业可以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为钢铁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以制造设备智能化为基础,以实时性数据分析为依据,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大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互联网+”为钢铁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但同时也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钢铁企业发展观念亟待转变。“钢铁+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钢铁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对传统思维的颠覆。

 

  “钢铁+互联网”的本质是钢铁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但重点仍旧是钢铁产业。钢铁业拥抱互联网,是一种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与外部渠道的协同融合。钢铁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来实现企业精细化的管理,推动行业真正实现由计划生产向定制化、个性化生产转变,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合理配置行业及社会资源。

 

  钢铁企业智能系统核心技术缺失。虽然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在核心材料、设备以及工艺方面仍缺乏足够的创新。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仍然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绝大多数企业还未脱离以“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为特征的工业2.0时代,整体尚未进入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

 

  我国钢铁行业在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智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综合集成、业务系统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等方面,缺乏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多数软件和集成技术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产品附加值都比较低。

 

  钢铁企业机制体制创新能力不足。钢铁企业拥抱“互联网+”,本应淘汰落后生产力,引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企业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借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未从企业转型升级战略高度,进行相应的“钢铁+互联网”的机制体制创新,在推进过程中表现为相关规章制度欠缺、激励机制不灵活、重信息化硬件建设轻智能集成升级等持续创新问题。

 

  专业人才匮乏。受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往往聚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果企业自己培训相关人才,又因成本高、周期长等原因难以持续。因此,既懂互联网又懂钢铁行业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钢铁企业拥抱“互联网+”的重要因素。

 

  “钢铁+互联网”的实施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钢铁行业在与互联网相互融合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发展增值服务,进一步延伸钢铁产业链。钢铁行业对互联网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将积累大量“互联网+”的运营经验及技术,部分钢铁企业、钢材流通商和钢铁电商平台可借此优势,向其他企业提供整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使非钢产业逐渐成为公司的新支柱产业。钢铁产销供应链的“互联网+”深度参与者,可向其他企业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

 

  大力发展钢铁领域的移动互联。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具有即时性、感触性、便携性、精准性、可定位等特点。钢铁领域广泛应用移动互联,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例如,在物流运输方面应用移动互联,可以实现车载信息的实时监控,充分实现车辆的合理调度,减少车辆返程空载问题。

 

  打造“钢铁+互联网”示范试点。积极开展“钢铁+互联网”示范试点,探索钢铁行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破除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障碍,打造“钢铁+互联网”生态体系。目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已经和荣程钢铁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钢铁+互联网”示范基地。

 

  升级信息系统,树立行业技术变革标杆。为了充分利用“钢铁+互联网”的优势,实现钢铁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和整体优化,钢铁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建设完成以ERP为代表的基础信息系统架构;实施以APS为代表的高级计划系统(APS可有效解决钢铁企业生产运营中的订单计划、生产组织、作业计划、物流计划等关键业务环节的优化计算);实施以BI为代表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钢铁物流中的应用。

 

  不断完善基础法规和标准化体系。结合钢铁行业特征,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钢铁+互联网”的基础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从国家层面推进产品规范和质量规范的标准化,使之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要求;推进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融资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的标准流程定义。同时,基于钢铁产业链和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协同、高效的电子商务管理与服务体制,确保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此外,还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钢铁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服务平台,加大涉及行业各类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力度,逐步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查询、共享和综合集成服务,鼓励引导钢铁行业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

 

  同时,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领域的高端人才。


声明:该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布谷资讯立场。